《设计方法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813100402
课程名称:设计方法学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设计概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装饰基础》
适用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开课教研室:视觉传达设计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专业理论课,是所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2、课程任务:设计方法学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产品设计规律、设计程序及设计中思维和工作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设计方法学以系统工程的观点分析设计的战略进程和设计方法、手段的战术问题。在总结设计规律、启发创造性的基础上促进研究现代设计理论、科学方法、先进手段和工具在设计中的综合运用。对开发新产品, 改造旧产品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有积极的作用。这门课的任务是使学生能够掌握科学的设计观念、方法、程序和评价方法,从而更好地指导具体的设计实践。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设计方法学的基本理论及设计原理和方法,学会将设计方法学的有关知识运用到具体的设计实践当中,从而更好地指导设计实践。
教学形式:以理论讲授,课堂实习指导为主。在教学方法方面要采用多种方法:(1)案例教学:展示优秀设计案例,组织学生鉴赏,归纳总结,为巩固理论知识打下基础。(2)启发性教学:提出问题或实践教学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系统地、综合地运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来分析问题,即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3)讨论教学:对相关案例现场讨论,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及时发现不足,在实践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4)辅助教学:利于多媒体课件、影碟、录像、投影仪等现代教学工具辅助教学。
成绩考核形式:期终成绩(闭卷考试)(70%)+平时成绩(平时测验、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30%)。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概述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对思维科学的对象、意义以及思维研究的简史,了解思维在设计方法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并对设计方法学有一个最初的认识。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思维科学研究的对象、意义以及思维研究的发展,掌握设计方法学的研究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思维科学研究的对象、意义。教学难点是对思维研究的认识。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思维科学研究的对象、意义
一、思维科学研究的对象
二、思维科学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思维研究的简史
一、思维研究的背景
二、思维研究的发展
第二章 创造性思维是艺术设计思维的核心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创造性思维不同方面的阐述,了解创造性思维是艺术设计思维的核心,以及在设计思维中的地位。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创意思维的定义、方向、结果和主要形式,掌握创意思维的几种辩证关系。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教学难点是几种思维形式的辩证关系。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创造性思维与艺术设计
一、创造性思维
二、艺术设计
三、创造性思维与艺术设计的关系
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概述
一、创造性思维的含义
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的方向和结果
一、创造性思维的方向
二、创造性思维的结果
第四节 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
一、联想思维
二、分合思维
三、抽象思维
四、形象思维
五、逆向思维
六、直觉思维
七、发散思维
八、收敛思维
九、灵感思维
第五节 几种思维形式的辩证关系
第三章 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规律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对创造性思维本质的阐述,了解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规律,以及这些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创意思维的相关理论,掌握创意思维的基本规律。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创造性思维规律。教学难点是创造性思维的本质。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创造性思维的本质
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规律
第三节 系统组合率
第四节 形式组合率
第四章 艺术设计思维训练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对创造性思维训练的阐述,了解创造性思维训练对设计创作的作用以及意义,并在实际创作中加强思维训练。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创意思维的相关理论,掌握艺术设计思维训练的方法与意义。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增进创造性思维的具体策略。教学难点是艺术设计思维训练的意义。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创造性思维训练概述
第二节 思维的可训练性
第三节 艺术设计思维训练的意义
第四节 增进创造性思维的具体策略
一、纵向思维与横向思维并举
二、思维发散与收敛相结合
三、变惯性思维为逆向思维
四、从对立思维走向共赢思维
第五章 创造力及其开发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对创造性力的基本概念的阐述,了解创造力的普遍性和开发性,以及如何更好地培养创造力。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创造力的相关理论,掌握创造力培养的方法与意义。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创造力的普遍性和可开发性。教学难点是创造能力的培养。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创造力的基本概念
一、创造力的定义
二、创造力的特点
三、创造力的类型
第二节 创造力的普遍性和可开发性
一、创造力的普遍性
二、创造力的可开发性
第三节 创造能力的培养
一、启发
二、引导
三、鼓励
四、训练
第六章 现代设计方法与方法论研究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设计方法学的流派介绍,了解不同流派的特点,从而对现代设计方法及方法论研究有更清晰的认识。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现代设计方法与方法论的相关理论,掌握设计方法学的有关理论研究。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设计方法的流派介绍。教学难点是现代设计方法及方法论研究。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设计方法的流派介绍
一、设计方法的流派
二、设计方法的流派特点
第二节 现代设计方法及方法论研究
一、现代设计方法
二、方法论研究
第七章 设计艺术形态构成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设计艺术形态的阐述,了解形态与造型原理的重要性,并对形态设计的来源与如何造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设计艺术形态构成的相关知识,掌握设计造型原理。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造形原理。教学难点是关于形态的理解。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关于形态的理解
一、形态的定义
二、形态的特征
第二节 造形原理
一、造型原理
第三节 形态设计的来源
一、形态设计的特征
二、形态设计的来源
第四节 如何“造形”
一、造型的方法
二、造型的意义
第八章 工业产品设计方法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对产品设计方案的设计程序、方法以及具体的案例,进一步了解工业产品设计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工业产品设计方法的相关知识,掌握产品设计方法的原理。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方案创造的程序。教学难点是产品方案创造的方法。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产品方案创造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一、产品方案创造的原则
二、产品方案创造的注意事项
第二节 产品方案创造的方法
一、产品方案创造的方法
二、产品方案创造的意义
第三节 方案创造的程序
一、提出方案
二、构思方案
三、设计方案
四、修改方案
五、完善方案
六、制作方案
第四节 产品设计程序
一、传统流程
二、现代流程
第五节 产品设计案例
一、产品设计案例分析
第九章 综合系统、信息、控制论的设计方法
1.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和掌握设计方法的概念和研究范围;明确设计方法学的课程性质;了解设计方法学的研究方法。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现代系统思维的相关知识,掌握系统思维方法的原理和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系统设计原理与方法。教学难点是现代系统思维方式的兴起与思维方式的变革。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现代系统思维方式的兴起与思维方式的变革
一、现代系统思维方式的兴起
二、思维方式的变革
第二节 系统设计原理与方法
一、系统设计原理
二、系统设计方法
第三节 现代产品系统化特征
一、现代产品系统化特征
第四节 系统科学方法
一、系统法
二、科学法
第十章 走向多元的设计时代
一、优秀设计案例分析
四、学时分配表
章序 |
内容 |
课时 |
备注 |
一 |
概述 |
2 |
|
二 |
创造性思维是艺术设计思维的核心 |
4 |
|
三 |
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规律 |
4 |
|
四 |
艺术设计思维训练 |
4 |
|
五 |
创造力及其开发 |
2 |
|
六 |
现代设计方法与方法论研究 |
2 |
|
七 |
设计艺术形态构成 |
4 |
|
八 |
工业产品设计方法 |
4 |
|
九 |
综合系统、信息、控制论的设计方法 |
4 |
|
十 |
走向多元的设计时代 |
2 |
|
总计 |
|
32 |
|
五、教材及参考书
(一)教材:
《设计方法学》 主编:郑建启 李翔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
(二)参考书:
《艺术设计方法学》主编:郑建启 胡飞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
《工业设计方法学》主编:简召全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
《设计方法学》主编:葛杨 邱志明 出版社: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
执笔:赵朴
审定:毛璞 苏本庆 耿聪